得益于自動化程度的增加、電動家用電器的增長、汽車生產的增長,以及向高效節能電機轉型,有關機構預計2017-2025年的電機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4.2%,預計在2025年達到1553億美元。
在市場政策利好前,全球電機企業也引來了大豐收,本文盤點了七家世界百強電機企業2017年/2018年Q1的營業收入情況。
第一家: 鄭煤機
1月4日,鄭煤機副總經理賈浩興奮地說:“我們成功收購了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——德國博世集團的電機業務。今后,‘中國速度’加‘德國制造’,鄭煤機要在全球高端制造業市場占據一席之地。”
4月27日,鄭煤機發布2018年一季報,公司2018年1-3月實現營業收入25.05億元,同比增長192.04%;專用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9.99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.53億元,同比增長106.51%,專用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40.39%,公司每股收益為0.09元。
第二家: 三菱電機
2018年2月2日,三菱電機公布2018財年前三個季度(2017年4月1日-2017年12月31日)財報,前三個季度凈銷售額與2017財年同期相比增長6%,達到31150億日元,企業營收232409億日元,同比增長32%,凈收益1931億日元,同比增長43%。
其中,工業自動化系統和電子元器件凈銷售額增長最為明顯,分別為12%和10%。而在營業收入方面,除了家電業務有一定的降低,其他業務單元均呈現大幅增長,尤其是能源與電氣系統,以及電子元器件,增幅分別達到了94%和135%。
第三家:安川電機
安川電機大幅上調了2017財年(截至2018年2月)的合并業績,預計純利潤為390億日元,比預期增加50%以上。這是因為主力業務AC伺服電機和機器人等面向中國等市場的業務銷勢良好。
拉動安川電機實現出色業績的是中國市場。2017年上半年,面向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4%,達到555億日元。用于智能手機制造相關的AC伺服電機和機器人的銷售實現增長。營業利潤方面,機器人同比增長83%,達到187億日元。
第四家: 臥龍電氣
4月28日,臥龍電氣發布2017年年報,公司2017年1-12月實現營業收入100.86億元,同比增長13.15%;電氣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7.56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.65億元,同比增長162.51%,電氣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8.16%。
電機業務是公司收入及利潤主要來源:電機業務是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業務,以2016年全年數據來看,電機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78%,其中,低壓電機及驅動、微特電機及驅動、高壓電機及驅動均有相當貢獻。
第五家: ABB
2017年ABB實現銷售收入343.12億美元,同比增長1.4%,結束了連續4年的營收萎縮局面,營收水平處于近7年來的次低水平,僅高于2016年,比2013年的最高點少了75億美元。
2017年,ABB實現102.66億美元的毛利,同比增長5.3%,高于營收增長水平,毛利表現優于營收表現,是近3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年,毛利率29.9%。凈利方面,2017年全年凈利23.65億美元,同比增長達16.3%。
從各板塊業務的表現來看,機器人及運動控制增長最多,2017年該業務錄得84億美元營收,較2016年增長5億美元,處于近3年最高水平;工業自動化業務及電氣產品業務增長次之;但其電網業務營收繼續下滑。
第六家: 西門子
根據財報數據展示,2017年西門子實現全年營收830億歐元,較2016年增長4.3%,實現營收連續三年增長。從營收區域來看,各地區增長平穩,其中中國地區成為西門子亞太、及全球的增長引擎。
第七家: 德昌電機
德昌電機公告稱,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,集團營業額為2342百萬美元,對比2016年同期之營業額為2027百萬美元,上升16%。未計入收購及匯率變動,營業額上升8%至2195百萬美元。
1986年成立于香港,目前在中國有5家分公司;
美國杜邦中國及香港地區總代理 ;
代理的品牌有:杜邦、艾仕得、瑞納智、東洋快巴、柯吉比等;
2003年注冊SOFLEX商標,進行NHN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;
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、為一體的港資高新技術企業.
瀏覽詳細